寄永叔
九龙行雨岁在子,皇天之命实勤止。
泓湫水暖嗜欲饱,七龙嬉戏两龙睡。
卷藏密云空自膏,畜聚甘雨不肯施。
旱魃妖狂作民虐,风伯暴怒兴日炽。
诉号仰天天不闻,九州之禾皆乾瘁。
嗟呼龙职职行雨,失职不雨民胡恃。
驱虞义兽心实仁,不忍斯民不食死。
向龙慢骂数龙罪,龙不能答满面耻。
偷向上帝谗驺虞,驺虞得罪龙穷喜。
欲知龙与驺虞分,仁与不仁而已矣。
泓湫水暖嗜欲饱,七龙嬉戏两龙睡。
卷藏密云空自膏,畜聚甘雨不肯施。
旱魃妖狂作民虐,风伯暴怒兴日炽。
诉号仰天天不闻,九州之禾皆乾瘁。
嗟呼龙职职行雨,失职不雨民胡恃。
驱虞义兽心实仁,不忍斯民不食死。
向龙慢骂数龙罪,龙不能答满面耻。
偷向上帝谗驺虞,驺虞得罪龙穷喜。
欲知龙与驺虞分,仁与不仁而已矣。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神话故事讲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全诗讲了个寓言故事:天上九条龙负责下雨,结果七条龙只顾自己享乐,两条龙在睡大觉。老百姓遭遇大旱,庄稼都快干死了,怎么求雨都没用。这时仁兽驺虞(类似麒麟的神兽)看不下去,站出来骂这些龙渎职。龙被骂得哑口无言,却偷偷向天帝告黑状,最后反而是好心的驺虞受了罚,渎职的龙却得意洋洋。
诗人用这个神话故事讽刺现实: 1. "九龙"就像古代官僚系统,本该为民服务,却尸位素餐。七条龙在"泡温泉享乐",两条龙直接睡觉,暗示官员们要么贪污享乐,要么混日子。 2. 老百姓求天天不应,就像现实中百姓投诉无门。庄稼干死对应着民生凋敝。 3. 驺虞代表敢说真话的人,但往往好心没好报。而渎职的恶人反而能靠打小报告得势。
最后两句点明核心:区别龙和驺虞的标准很简单——有没有仁爱之心。这其实是在说:评判官员的标准,就看他心里有没有老百姓。
这首诗妙在把严肃的社会批判,包装成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就像我们现在用"打工人摸鱼"来调侃职场现象一样,古人用"龙上班开小差"来讽刺官僚主义,既尖锐又充满想象力。直到今天,这种"占着位置不干事"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读起来特别有共鸣。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