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选择归隐的心路历程。
前两句说作者经历了太多磨难,开始怀疑人生,觉得自己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风霜"比喻生活的艰辛,"问时宜"是说想不通自己为什么总是不合时宜。
中间四句表达了读书人的困境:穷困潦倒是我们这类人的宿命,连坐牢都觉得丢脸(因为读书人本该受人尊重)。听说古代用刑具都要先铸鼎记载(指法律严苛),却从没听说会召唤我们这些底层人去做梦(指不被重用)。
最后两句是解决办法:不如去南山种田吧,以后喝醉了也别再写诗发牢骚了。这里的"南山"象征隐居生活,"酒后诗"指借酒消愁时写的愤世之作。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困境:怀才不遇、生活困顿,最后只能选择归隐。作者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像唠家常一样说出心里话,反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他那种无奈又释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