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溪亭的宁静画卷,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悠然自得的心境。
前两句"溪亭春草绿,白鸟下初晴"像电影开场:春雨刚停,溪边小亭周围的新草鲜绿欲滴,一只白鸟从放晴的天空翩然落下。这里用"绿"和"白"的鲜明色彩对比,让画面立刻生动起来。
三四句"柳锁长堤暗,花摇深水明"继续展开长镜头:堤岸柳枝茂密得像要把堤坝"锁住",营造出幽深意境;而岸边花朵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摇曳,让深沉的溪水也变得明亮。这两句通过"暗"与"明"的对比,展现了光影交织的美感。
五六句"愔愔隔帘影,袅袅听箫声"转入细节特写:竹帘后隐约可见静谧的影子,远处飘来若有若无的箫声。"愔愔"和"袅袅"这两个叠词,既写出了环境的宁静,又让诗句充满音乐般的韵律感。
最后两句"自酌壶中酒,无穷天地情"是点睛之笔:诗人独自小酌,在这方天地间感受到无限的情思。这里的"壶中酒"不仅是实物,更象征着与天地共鸣的豁达心境,把整首诗从写景升华到抒情。
全诗就像一组精心构图的镜头,从远到近,由景入情,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把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春日世界。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光影、色彩、声音的细腻捕捉,让读者自然体会到那份闲适自得的意趣。
彭炳
建宁崇安人,字元亮。留心经学,诗效陶、柳,喜与海内豪杰交往。驸马乌谷逊事以师礼。顺帝至正中征为端木说书,不就。有《元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