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如果像盲人一样迷失方向,光靠空想是找不到出路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突破困境。
前两句用"盲人摸象"的典故打比方:一个迷路的盲人(瞽蒙),如果只是站在原地不动(无相),怎么可能找到正确的路呢?这里批评那些只会空谈道理却不行动的人。
后两句点明核心:如果一个人不肯下苦功夫实践(力行),总想走捷径找到现成的答案(安身处),那最终只能依赖别人的见解(依他),永远无法真正领悟。就像盲人总要扶着别人走路,自己永远学不会独立行走。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生活化的比喻,把"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讲得生动易懂。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光懂理论没用,必须亲自尝试、经历失败,才能获得真本领。这种思想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但缺乏实践"的时代,依然非常有现实意义。
张九成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