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梦故人》表达的是对老朋友的深切思念和人生感慨,情感真挚而略带忧伤。
首联"今古悠悠老客心,酬知何必接兰襟"意思是:从古至今,漂泊在外的游子心情都是一样的,想要报答知己的情谊,不一定要见面才能表达。这里"老客"指长期在外的人,"兰襟"代指朋友,诗人认为真挚的友情不需要形式上的往来。
颔联"争怜寂寞卢生枕,还恐凄凉子敬琴"用了两个典故:卢生指做黄粱美梦的书生,子敬是三国名士嵇康(字子敬)弹琴送别友人的故事。这两句说:我像做美梦的卢生一样寂寞,又担心像嵇康弹琴送别那样凄凉。表达了思念友人时的孤独感。
颈联"吴苑此中非旧社,越江南去是□林"写景抒情:苏州的园林已不是当年的样子,南去的越江边是茂密的树林。通过景物变迁,暗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尾联"纸窗秃笔聊成赋,风弄清灯夜点沈"是诗人写作时的场景:在纸窗前用秃笔写下这首诗,晚风吹动昏暗的油灯,夜色深沉。这个画面既写实又富有意境,把思念之情融入夜色的静谧中。
全诗通过典故、景物和日常生活场景,把对老朋友的思念、人生的孤独感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得含蓄而深沉。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你",而是通过枕边寂寞、琴声凄凉、园林变迁、深夜写作等画面,让读者感受到那份绵长的思念。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