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芷房编修赠长生无极瓦砚
瓦当文字录者谁,百十二种形模奇。
长生无极乃其一,云是阿房旧宫之所遗。
自从铜雀香姜收作砚,鼍矶龙尾名空驰。
埏埴况在汉魏上,笔法颇疑丞相斯。
编修校士向关陇,轺车来往骊山陲。
蕲年兰池访陈迹。
但余瓦砾萦荆茨。
偶然拾自清渭湄,制为墨沼苍璆姿。
匣装毡裹远饷我,重之奚翅十朋龟。
我闻羽阳之瓦出荒垄,流传艺苑如韩碑。
甘泉一枚夸创获,当年群雅留歌诗。
岂意神物兴有时,珠联璧合何累累。
纷纶延寿益寿字,郑重亿年万岁辞。
秘文吉语为国瑞,何异器车银瓮祥姚姬。
我为墨磨双鬓丝,无多来日徒嗟噫。
晴窗拂几看砚背,死籍可落应轩眉。
冷金细拓侑石鼓,井华新汲研隃糜。
老来懒事虫鱼注,持写《黄庭内景》师杨义。
长生无极乃其一,云是阿房旧宫之所遗。
自从铜雀香姜收作砚,鼍矶龙尾名空驰。
埏埴况在汉魏上,笔法颇疑丞相斯。
编修校士向关陇,轺车来往骊山陲。
蕲年兰池访陈迹。
但余瓦砾萦荆茨。
偶然拾自清渭湄,制为墨沼苍璆姿。
匣装毡裹远饷我,重之奚翅十朋龟。
我闻羽阳之瓦出荒垄,流传艺苑如韩碑。
甘泉一枚夸创获,当年群雅留歌诗。
岂意神物兴有时,珠联璧合何累累。
纷纶延寿益寿字,郑重亿年万岁辞。
秘文吉语为国瑞,何异器车银瓮祥姚姬。
我为墨磨双鬓丝,无多来日徒嗟噫。
晴窗拂几看砚背,死籍可落应轩眉。
冷金细拓侑石鼓,井华新汲研隃糜。
老来懒事虫鱼注,持写《黄庭内景》师杨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送给作者一方用古代瓦当制成的砚台,作者非常珍视这件礼物,并借此抒发对历史文物的热爱和人生感慨。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笔法颇疑丞相斯")讲这方砚台的来历。作者说这块"长生无极"瓦当是秦朝阿房宫的遗物,比著名的铜雀台瓦当还要古老,上面的文字可能是秦朝丞相李斯的手笔。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这块瓦当的珍贵。
第二部分("编修校士向关陇"到"何异器车银瓮祥姚姬")详细描述朋友如何发现并制作这方砚台。朋友在陕西考察时,在骊山脚下、渭水边捡到这块古瓦,精心制成砚台送给作者。作者用"比十只大乌龟还珍贵"的夸张说法表达感激。接着列举历史上著名的古瓦发现故事作比较,说这块"长生无极"瓦当上的吉祥文字是国家祥瑞的象征。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是作者的感慨。他说自己头发都白了,时日无多,但得到这方古砚还是很开心。打算用最好的墨和纸来拓印砚台上的文字,晚年不想再做繁琐的考据工作,只想用这方砚台抄写《黄庭经》修身养性。这里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豁达。
全诗亮点: 1. 把一块普通瓦当写得像国宝一样珍贵,见微知著 2. 巧妙穿插历史典故,如铜雀台瓦、羽阳宫瓦等,展现深厚学识 3. 最后回归生活,从文物鉴赏升华到人生感悟,显得真实动人 4. 用"十朋龟"这样的生动比喻,让严肃的文物题材变得亲切
本质上是通过一件小礼物,表达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晚年淡泊的心境,既有知识性又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