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山渡湖至吴溇

白云淡写数峰晴,忽忽风蒲镜里行。
落木无多逢雁蚤,沧波不极逐鸥轻。
残钟晚呗双林寺,断剑秋华一字城。
扫却苍凉怀古意,浮家少伯共平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湖上泛舟的宁静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超脱怀古之思、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境。

前四句写景:白云淡淡地描画着几座晴朗的山峰,船儿在蒲草丛生的湖面滑行,水面平静如镜。秋叶未落尽时已见早归的大雁,诗人追着轻盈的海鸥在无边的碧波中前行——这些画面用"忽忽""轻""不极"等词营造出空灵自由的氛围,暗示诗人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

后四句由景入情:远处双林寺的晚钟与诵经声传来,残破的古城墙在秋光中像柄断剑,这些景物本应引发怀古的苍凉感,但诗人却"扫却"这种情绪。最后以范蠡(少伯)泛舟五湖的典故作结,表明自己同样选择放下世俗牵挂,享受渔舟闲适的生活。

全诗妙在将动态的行船体验与静态的秋景结合,用"镜里行""逐鸥轻"等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舟中,感受那份远离尘嚣的轻盈。而结尾的历史典故不露痕迹地升华主题,使简单的湖上之旅承载了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内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