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刘二十八偶书两韵联句(以下四首又见刘禹锡、白居易集)
病来佳兴少,老去旧游稀。
笑语纵横作,杯觞络绎飞(度)。
清谈如水玉,逸韵贯珠玑。
高位当金铉,虚怀似布衣(禹锡)。
已容狂取乐,仍任醉忘机。
舍眷将何适,留欢便是归(居易)。
凤仪常欲附,蚊力自知微。
愿假尊罍末,膺门自此依(绅)。
笑语纵横作,杯觞络绎飞(度)。
清谈如水玉,逸韵贯珠玑。
高位当金铉,虚怀似布衣(禹锡)。
已容狂取乐,仍任醉忘机。
舍眷将何适,留欢便是归(居易)。
凤仪常欲附,蚊力自知微。
愿假尊罍末,膺门自此依(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几位好友(裴度、刘禹锡、白居易、李绅)在酒席上即兴联句创作的,主题是朋友相聚的欢乐与人生感慨。全诗用轻松自然的语言,展现了文人雅集的热闹场景和真挚友情。
第一部分(前四句):裴度开头说自己生病后兴致少了,年纪大了老朋友也难得见面。但今天大家谈笑风生,酒杯传递不停,场面热闹得像在比赛谁更开心。这里用"笑语纵横""杯觞络绎"生动描绘出酒席上自由欢快的气氛。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刘禹锡接过话题,赞美大家的言谈像清水美玉般纯净,诗作如珍珠般珍贵。虽然有人身居高位(金铉指宰相职位),但态度谦虚得像普通百姓。白居易接着写大家纵情饮酒的快乐——可以放肆取乐,喝醉后忘记烦恼,觉得只要留住这份欢乐,哪里都是家。这部分用对比手法(高位/布衣、狂乐/忘机)展现文人洒脱的一面。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李绅结尾自谦像只小蚊子,想依附凤凰般的友人,希望能常在酒宴末尾作陪,从此依靠朋友的门庭。用"凤仪""蚊力"的比喻既幽默又诚恳,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亮点在于: 1. 现场感强:像用文字拍视频,记录下酒杯飞传、谈笑风生的场景 2. 情感真挚:既有对衰老的无奈,更有及时行乐的豁达 3. 语言生动:把清谈比作水玉,诗句比作珠玑,自己比作蚊子,都很形象 4. 文人趣味:在饮酒作乐中体现"虚怀若谷"的品格追求
这种朋友间你一句我一句拼诗的形式,既展示了才思,又增进了感情,是古代文人特有的社交方式。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更有抓住当下快乐的智慧,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温暖的友情。
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