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题葛民花楼风月图

无限古今愁。独上危楼。长江匹练写清秋。不见神仙吹笛过,只有渔舟。

我辈复来游。重整吟俦。旧时歌舞几时休。一样朱阑人换了,往事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登上高楼远眺时的感慨,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

开头"无限古今愁"直接点明主题——古往今来人们共有的那种无法排遣的忧愁。作者独自登上高楼,看到长江像一匹白练般在秋色中流淌。这里用"匹练"形容长江,既写出江水的绵长,又暗示着时光的无情流逝。

作者期待能遇见传说中的神仙吹笛而过,但眼前只有平凡的渔舟。这个对比很有意思,既写出了现实的平淡,也透露出对超脱尘世之境的向往。

下半阕写作者与友人重游故地,想要重新组织诗社唱和。但"旧时歌舞几时休"这一问,暗示着过去的繁华早已消逝。最后两句最为动人:栏杆还是那个红色的栏杆,但倚栏的人已经换了,往事就像江水一样悠悠远去。

整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每个人都有的体验——重游故地时,发现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那种怅惘。长江、高楼、渔舟这些寻常景物,在作者笔下都承载着深沉的时间感。特别是"一样朱阑人换了"这句,就像我们多年后回到母校,发现教室还是那个教室,但坐在里面的早已不是当年的同学,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