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别驾招饮晚香堂同谢茂秦朱尧治二山人分韵得心字
节事重阳美,秋光别馆深。
吏人回小径,风日澹疏林。
杖过苔分润,筵开树拂阴。
朋来半萍水,坐上几冠簪。
漫说白衣送,还矜綵笔吟。
竹烟生窈窕,花露滴萧森。
清缓幽人驾,凉披傲吏襟。
曲终云总遏,樽改月频沈。
人代遥连古,风流妙属今。
醉来拈菊蕊,悽恻后时心。
吏人回小径,风日澹疏林。
杖过苔分润,筵开树拂阴。
朋来半萍水,坐上几冠簪。
漫说白衣送,还矜綵笔吟。
竹烟生窈窕,花露滴萧森。
清缓幽人驾,凉披傲吏襟。
曲终云总遏,樽改月频沈。
人代遥连古,风流妙属今。
醉来拈菊蕊,悽恻后时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诗人在朋友王别驾的晚香堂与友人聚会的情景,充满了秋日闲适与文人雅趣。
开头四句点明时间(重阳节)和地点(别馆),用"秋光深"形容庭院幽静,官吏们从小路返回,微风和阳光轻抚着稀疏的树林,营造出恬淡的秋日氛围。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聚会场景:拄着拐杖走过苔藓湿润的小径,宴席设在树荫下。来的朋友多是萍水相逢的文人雅士,也有几位官员。这里用"白衣送酒"的典故暗指主人好客,又夸赞在座宾客文采斐然。竹影朦胧,花露滴落,更添几分清幽意境。
后八句转向抒情:清幽的环境适合隐士,凉风轻拂官员的衣襟。歌曲结束时云彩似乎也为之停留,酒杯空了又满,月亮都西沉了。诗人感慨古今风流人物,最后醉后拈着菊花,却生出时光易逝的淡淡忧伤。
全诗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生动的聚会场景,展现了文人雅集之乐,同时透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感伤。语言清新自然,用"苔分润"、"树拂阴"等精妙词语,将寻常景物写得富有诗意,最后"拈菊蕊"的细节更是点睛之笔,把重阳节的习俗与人生感慨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