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的沉重与无奈,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首联“惨澹兵戎春复秋,浊醪谁信遣千忧”写战争连绵不断,从春天打到秋天,人们只能借酒消愁,但酒也无法真正排解内心的痛苦。
颔联“战场故鬼招新鬼,世事前沤散后沤”用生动的比喻说战场上死去的人不断增多,就像旧鬼召唤新鬼一样;世事变幻无常,就像水泡一样,一个破灭,另一个又出现。
颈联“驰逐几同秦失鹿,劬劳祇愧鲁无鸠”借用典故,表达人们在乱世中奔波劳碌,却像追逐秦朝失去的鹿一样徒劳无功,又像鲁国没有鸠鸟(象征安定)一样,只能疲惫无奈。
尾联“何时浩荡轻鸥去,一舸鸱夷得少休”是诗人的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像自由的海鸥一样,乘着小船(鸱夷指范蠡归隐的典故)远离战乱,得到片刻的安宁呢?
整首诗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通过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乱世中生命无常的感慨。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