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垂垂镫焰冷,铃柝促人眠。
雁叫有霜夜,星明无月天。
青门逢壮志,白社换流年。
枕畔抛书后,鸡声梦著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处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和人生感慨,传递出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复杂情绪。

前四句写秋夜环境:油灯火苗渐渐微弱("垂垂镫焰冷"),打更声催促着人们入睡("铃柝促人眠")。大雁的鸣叫划破寒霜之夜("雁叫有霜夜"),没有月亮的天空显得星星格外明亮("星明无月天")。这些描写共同营造出清冷孤寂的秋夜氛围。

后四句转入人生感慨:诗人回忆曾在京城("青门"指长安城门)怀抱远大志向,如今在隐居处("白社"指隐士居所)发现年华已逝。枕边放下书本后("枕畔抛书后"),在鸡鸣声中梦见自己仍在快马加鞭追求理想("鸡声梦著鞭")。最后这个细节特别动人,说明诗人虽然隐居,但内心仍充满进取之心。

全诗妙在将外在的秋夜冷清与内心的热血壮志形成鲜明对比。那些熄灭的灯火、催促的更声、寒霜中的雁叫,都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而梦中挥鞭的意象,则透露着诗人不甘平淡的内心。这种矛盾心理,正是许多壮志未酬之人的真实写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