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卜居
明时有遗逸,学稼老田园。
荷锸云千顷,归耕月满村。
郊原随步屧,田父共开樽。
引水蔬成亩,编篱花映门。
竹边行鸟雀,桑下散鸡豚。
晴日行看稼,白头坐弄孙。
年丰占木德,春到验梅根。
农事时相较,岁功日自论。
徵科吏未扰,耕凿俗相敦。
看结田神社,蹋歌笑语温。
荷锸云千顷,归耕月满村。
郊原随步屧,田父共开樽。
引水蔬成亩,编篱花映门。
竹边行鸟雀,桑下散鸡豚。
晴日行看稼,白头坐弄孙。
年丰占木德,春到验梅根。
农事时相较,岁功日自论。
徵科吏未扰,耕凿俗相敦。
看结田神社,蹋歌笑语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田园中自得其乐的闲适生活,充满了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热爱。
1. 隐逸之乐
诗人开篇就说,在太平盛世,自己选择远离官场,归隐田园,学习种庄稼。他扛着锄头在广阔的田野里劳作,夜晚伴着月光回到村庄,生活简单而满足。
2. 田园生活的细节
诗人漫步在郊野,和村里的老农一起喝酒聊天;引水灌溉菜地,用篱笆围起小院,让鲜花装点家门。竹林间有鸟儿飞过,桑树下鸡鸭猪狗自由活动,画面宁静而生动。
3. 悠闲的日常
晴天时,他漫步田间查看庄稼的长势;年老时,坐在家中逗弄孙儿,享受天伦之乐。他观察自然的变化,比如树木的繁茂、梅花的开放,来判断年景的好坏。
4. 与世无争的满足
诗人不和外界争名逐利,只关心农事的收成。因为远离官府,没有苛捐杂税的烦扰,村民们淳朴互助,生活安稳。农闲时,大家聚在一起祭祀土地神,唱歌跳舞,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这首诗的魅力
它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自给自足的田园画卷。诗人不追求富贵,而是享受劳动、自然和人情带来的快乐,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读起来让人感到宁静、温暖,仿佛也能闻到泥土和花草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