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丁煦洲先生索题某司马湖庄福隐图
占幽居、六桥东畔,天然柳港花坞。
书楼掩映窗三面,咫尺翠屏云聚。
携胜侣。
算福地、仙乡最好诗人住。
吟情漫与。
怕竹马迎来,金鱼挽定,未放使君去。
空中想,指点刘郎前度。
盟鸥今在何许。
卅年影事匆匆过,谁访绿苔题句。
清梦阻。
更那得、片帆吹到江南路。
披图认取。
但栏角听莺,船唇载鹤,寻我旧游处。
书楼掩映窗三面,咫尺翠屏云聚。
携胜侣。
算福地、仙乡最好诗人住。
吟情漫与。
怕竹马迎来,金鱼挽定,未放使君去。
空中想,指点刘郎前度。
盟鸥今在何许。
卅年影事匆匆过,谁访绿苔题句。
清梦阻。
更那得、片帆吹到江南路。
披图认取。
但栏角听莺,船唇载鹤,寻我旧游处。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充满了对自然与诗意的向往。
上片开篇用"柳港花坞"勾勒出湖庄的天然美景,六桥东畔的幽静居所仿佛世外桃源。"书楼掩映窗三面"的描写,让人看到主人读书赏景的雅致生活。诗人认为这里是"福地仙乡",最适合文人居住,可以随心吟诗作对。但笔锋一转,用"怕竹马迎来"暗示现实羁绊,即便主人想隐居,也可能被公务("使君"指官员身份)牵绊而不得自由。
下片转入回忆与感慨。"刘郎前度"用典表达物是人非之感,当年与鸥鸟为伴的隐逸之约如今何在?"卅年影事匆匆过"道出时光飞逝的惆怅,昔日题诗的绿苔痕迹也无人寻访。"清梦阻"三字点出对江南旧游的深切思念,如今只能通过画卷重温。结尾"栏角听莺,船唇载鹤"的细节描写,将隐逸生活的闲适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词以画卷为媒介,在现实与回忆间穿梭,既有对理想生活的描绘,又暗含对仕途羁绊的无奈。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听莺、载鹤等生动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文人雅士对诗意栖居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