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放翁题莺花亭

春雨溪头长柳园,游仙枕上赋黄鹂。
谁知醉卧古藤下,却是浮生梦里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醉卧的闲适场景,但暗含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前两句写景:春雨中的溪边长满柳树,诗人在游仙枕(一种瓷枕)上躺着,听着黄鹂鸣叫即兴作诗。这里用"游仙枕"暗示半梦半醒的状态,"赋黄鹂"展现文人雅趣。

后两句转折:看似醉卧古藤下的闲适场景,突然点破这其实是浮生若梦的写照。"谁知"二字带出意外感,把前文的闲适画面瞬间转化为人生哲思。最后"梦里诗"三字巧妙点题,既指眼前黄鹂诗是梦中所作,也暗喻人生本身就是一场诗意的梦。

全诗妙在:
1. 用具体画面(春雨、柳园、黄鹂)带出抽象感悟
2. 从悠闲到顿悟的自然转折
3. "浮生梦里诗"的双关,把日常生活提升到哲学高度
4. 语言清新却意蕴深远,符合放翁(陆游)诗风特点

诗人通过春日小景告诉我们:那些看似平常的醉卧听莺时刻,或许正是生命最真实的诗意呈现。

江涛

江涛,丽水(今浙江丽水西北)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宁宗庆元年间知福清县。累官福州大都督府长乐郡威武军通判。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二、光绪《处州府志》卷一六、民国《丽水县志》卷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