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式公归高丽

一锡凌空海上飞,星河荡漾宿云披。
颇惊辽鹤归来晚,正值骊龙睡觉时。
百尺珊瑚无地种,六花薝卜任风吹。
高秋兰若烟波外,此乐应须久自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叫式公的高丽僧人乘船归国的场景,充满奇幻色彩和禅意。

第一句写式公像挂着锡杖(僧人法器)腾空飞越海面,夜空中星河倒映在海浪里,云层像被褥般散开。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僧人飘逸的形象。

第二联用两个典故:用"辽鹤"比喻式公久别归乡,用"骊龙"(传说中海底黑龙)刚睡醒的时机,暗示他归程正逢风平浪静的好天气。

第三联转入禅意:海底虽美却种不了珊瑚(暗指尘世繁华终是虚无),唯有薝卜花(佛经中圣花)能在风中自在绽放,比喻超脱的心境。

最后两句勾勒出一幅秋日禅寺的远景,说这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乐,需要亲身体验才能懂得。全诗通过奇幻的想象和佛教意象,赞美了僧人超然物外的生活境界。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