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耕堂
兰堂邵氏称名族,百年家世逾乔木。
高堂揭扁号存耕,种德尤如种嘉谷。
方寸之地仁为春,生意勃勃如兴云。
来牟率自帝命育,稂莠肯为他人耘。
秋成有获仓箱阜,宁让东南百千亩。
水旱无由害岁丰,豪强岂得兼吾有。
君莫羡家有万卷书,岂不见河东柳氏称巨儒,善和旧宅无人居。
又莫羡家有满籯金,岂不见董家筑坞贻谋深,不及后人徒有心。
积书积金非不美,振后光前能有几。
题诗为尔表存耕,贻厥子孙孙又子。
高堂揭扁号存耕,种德尤如种嘉谷。
方寸之地仁为春,生意勃勃如兴云。
来牟率自帝命育,稂莠肯为他人耘。
秋成有获仓箱阜,宁让东南百千亩。
水旱无由害岁丰,豪强岂得兼吾有。
君莫羡家有万卷书,岂不见河东柳氏称巨儒,善和旧宅无人居。
又莫羡家有满籯金,岂不见董家筑坞贻谋深,不及后人徒有心。
积书积金非不美,振后光前能有几。
题诗为尔表存耕,贻厥子孙孙又子。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存耕堂"的故事,传递了中国人传统的治家智慧。我用三个层次为你解析:
1. 核心意象——"耕种人生"
诗人用种田比喻治家,堂名"存耕"不是真的种地,而是把"仁德"当作种子播撒在家族血脉里。"方寸之地仁为春"说得特别妙——只要心里装着善良,就像随身带着春天,到哪里都能让善行生根发芽。
2. 两个辛辣对比
• 读书 vs 德行:河东柳宗元家族虽出大儒,但老宅荒废,说明只藏书不传德,书香门第也会没落。
• 金钱 vs 传承:东汉董卓建造豪华郿坞想传家,最终败亡,证明金钱堆不出好家风。
3. 现代启示
诗人提醒我们:传家宝不是书房里的万卷书,也不是保险箱里的金银,而是像耕种一样需要代代守护的品德。就像今天许多百年老店能延续,靠的不是祖传秘方,而是"童叟无欺"的商业道德。最后"贻厥子孙孙又子"这句话,相当于现代人说的"好家风才是真正的传家宝"。
全诗用种田、藏书、积金这些接地气的比喻,把"德润人心"这个抽象道理讲得鲜活生动。最打动人的是那份质朴的智慧:真正的富贵不在于占有多少资源,而在于能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