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访袁中夫摄山

怀人千佛岭,避暑碧霞颠。
试问山中乐,何如品外泉。
阴阴藤挂树,隐隐日为年。
坐觉凉风至,披襟共洒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六月去摄山拜访友人袁中夫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夏日山林的清凉惬意和与知己相处的悠然自得。

首联"怀人千佛岭,避暑碧霞颠"点明此行目的:去千佛岭看望思念的友人,同时到碧霞峰顶避暑。两个地名对仗工整,既交代地点,又暗示山势高峻。

颔联"试问山中乐,何如品外泉"用问答形式道出山居之乐:最快乐的莫过于品尝山间清泉。"品外泉"暗指超脱世俗的清雅趣味,泉水在这里既是解暑之物,也是精神享受的象征。

颈联"阴阴藤挂树,隐隐日为年"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山景:藤蔓缠绕树木投下浓荫,阳光透过树叶若隐若现。"日为年"的表述很巧妙,既写阳光斑驳之状,又暗含山中一日似一年的悠闲感。

尾联"坐觉凉风至,披襟共洒然"是全诗最生动的画面:坐着突然感到凉风吹来,敞开衣襟与友人一起享受这份清凉畅快。"共洒然"三字尤其传神,既写凉风洒落的动态,又表现主客相得的洒脱心境。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避暑、饮泉、乘凉等生活细节,展现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高雅情趣。最打动人的是字里行间流露的闲适之乐和真挚友情,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千年之前那个夏日山中的清凉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