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山林的清新景象和农家的欢乐场景,语言生动,画面感强。
首联"初光入暑木阴森,远迩层峦尘满林"写夏日清晨阳光照进茂密树林,远处山峦层层叠叠,树叶上还带着尘土。这里用"木阴森"形容树木茂密,"尘满林"暗示久旱未雨。
颔联"浩荡薰风至时雨,洗清岩壑爽烦襟"突然转折,写温暖的南风带来及时雨,洗净了山岩沟壑,也让人心情舒畅。"浩荡"形容风雨气势,"爽烦襟"用衣服的清爽比喻心情的愉悦。
颈联"天边浪滚因松绿,山外云飞仗气深"继续写雨后的美景:松林绿浪翻滚,山间云气升腾。这里用"浪滚"形容松涛,用"气深"表现山间云雾的厚重感。
尾联"正是农家耕耨节,野田处处尽歌吟"转到人事,写这正是农忙时节,田野里到处是欢歌笑语。通过农人的喜悦,侧面表现及时雨对庄稼的重要性。
全诗从景物到人事,层次分明。前六句写景,后两句写人,通过"雨洗山"这个主题,把自然和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诗中"洗清""爽烦襟"等词语,既写实景又暗含深意,表现了大自然的净化作用和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最后农家欢歌的场景,更增添了生活气息和积极向上的情调。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