卮言 其二

夏虫难语冰,井蛙难语海。
是固习之偏,无乃性不改。
天地一何宽,嗜好非一端。
唐虞相授受,巢许乐考槃。
武周仁人粟,夷齐乃不餐。
居身贵特立,处世贵达观。
所以古圣贤,不强人所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简单生动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和偏好,不必强求一致。

开头用"夏虫没见过冰,井蛙没见过海"的比喻,说明人受环境和经历限制,很难理解认知以外的事物。就像夏天的小虫子无法想象冬天的冰雪,井底的青蛙也理解不了大海的辽阔。

接着指出:这不是谁的错,而是天性使然。世界这么大("天地一何宽"),人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嗜好非一端")。就像有人爱吃甜有人爱吃辣,这本就是很正常的事。

然后举了四个历史人物的例子: - 尧舜喜欢权力交接("唐虞相授受") - 巢父和许由宁愿隐居("巢许乐考槃") - 周武王发放救济粮("武周仁人粟") - 伯夷叔齐却宁死不吃("夷齐乃不餐")

通过这些对比说明:做人贵在坚持自我("居身贵特立"),处世贵在看得开("处世贵达观")。真正的聪明人,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强人所难")。

全诗核心思想就是:尊重差异,包容不同。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这才是明智的处世之道。就像现在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更进一步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必要统一标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