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黄鹤楼偶成三十韵

丽景江城市,危楼鄂国滨。
天空开眼界,地迥涤心尘。
蛇蜕盘何稳,龟栖息自匀。
谅哉玄武境,悲矣老聃身。
徙倚淩云槛,低徊驾鹤宾。
仙从花里出,师本世间因。
木母还宗子,黄婆缔好姻。
五千寻妙候,三十觅芳辰。
顺逆交离坎,回环制汞银。
静参玄牝⑴窍,广挹洞庭春。
德孕方成果,功高乃饮醇。
断壶储密秘,长剑斩贪嗔。
百种潜降伏,纤芽渐引伸。
珠探三昧得,壁面九年纯。
大道欢登岸,群生好问津。
逍遥宁自了,纷骛更谁亲?
看到沧桑屡,游经楚汉频。
行行腾两屩,去去控双轮。
忆昔尝搜异,猗予亦迈伦。
诀从私淑得,书足累编陈。
钥发卢兼吕,筌忘费与荀。
耐将求鼎器,翻自敝精神。
岂曰儒林诮,非云世路迍。
理原争造物,机实閟苍旻。
幸也踰颜短,萧然守宪贫(颜、宪:指孔子弟子颜回、原宪。)。
形骸虚戊己,踪迹坦庚申。
晓露濡颠颖,高风落醉巾。
朱颜欢且驻,紫绶盼将新。
借枕情知厚,炊粱梦亦真。
莫将羌笛引,吹醒武昌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鹤楼小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写景部分
开头描写了黄鹤楼所在的江城美景,楼高临江,视野开阔,让人心旷神怡。诗中提到“蛇蜕盘何稳,龟栖息自匀”,借用蛇龟的意象,形容黄鹤楼地势稳固,环境和谐,仿佛神话中的玄武之境。

2. 怀古与仙道
诗人联想到道家思想,提到老子(老聃)和仙人驾鹤的传说,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仙从花里出,师本世间因”暗示仙人虽神秘,但根源仍在人间,体现了诗人对修道与世俗关系的思考。

3. 炼丹与修行
诗中运用了一些道家炼丹的术语,如“顺逆交离坎”“制汞银”等,比喻人生的修炼过程。诗人认为,通过静心参悟(“静参玄牝窍”),才能领悟大道的奥秘,最终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

4. 人生感悟
诗人回顾自己的经历,提到“耐将求鼎器,翻自敝精神”,表达了对执着追求的反思——有时过于追求外物,反而会消耗心神。他更推崇颜回、原宪那样的安贫乐道,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满足,而非外在的功名利禄。

5. 乐观与超脱
结尾部分,诗人以“朱颜欢且驻,紫绶盼将新”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但又提醒自己不要被世俗的欲望迷惑(“莫将羌笛引,吹醒武昌人”),保持超然的心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黄鹤楼壮丽景色的描绘,又融入了道家思想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修道和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