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三首① 其三

巧裁霞(一作绛)片裹神浆,崖蜜天然有异香。
应是仙人金掌露,结成冰入茜罗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奇的水果——荔枝,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展现了荔枝的美丽与美味。

首句“巧裁霞片裹神浆”用“霞片”形容荔枝外壳的鲜艳色彩,宛如天上的彩霞,而“神浆”则比喻荔枝果肉的甘甜多汁。这句诗让人联想到荔枝不仅外表美丽,内在更是鲜美无比。

第二句“崖蜜天然有异香”,将荔枝的甜味比作“崖蜜”,即山崖上的野蜂蜜,强调荔枝的天然甜美和独特的香气。荔枝的香味被描绘得如此诱人,仿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第三句“应是仙人金掌露”进一步展开想象,将荔枝的汁液比作仙人手掌中的露水,暗示荔枝不仅美味,还具有仙气,仿佛是神仙赐予的珍品。

最后一句“结成冰入茜罗囊”将荔枝的外壳比作“茜罗囊”,即红色的丝绸袋子,而“结成冰”则形容荔枝果肉的晶莹剔透,仿佛冰一般清凉。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荔枝的外观,还让人感受到它的清凉与爽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荔枝的美味与神奇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霞片”、“神浆”、“崖蜜”、“金掌露”等意象,赋予了荔枝一种近乎仙品的气质,让人不禁对荔枝产生无限的向往和喜爱。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