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有熊氏酌献用《祐安》

昔在绵邈,有人公孙。
登政抚辰,节用良勤。
所蓄既大,所行宜远。
载其华樽,从以箫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在祭祀五方帝时所用的乐章,主题是歌颂古代圣王有熊氏(即黄帝)的功绩。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勤政爱民的古代帝王形象。

前两句"昔在绵邈,有人公孙"是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公孙姓氏的帝王(黄帝姓公孙)。接着描写他执政时的美德:"登政抚辰"指他掌握政权、顺应天时;"节用良勤"赞美他勤俭治国。

后四句通过两个比喻升华主题:"所蓄既大,所行宜远"用积蓄丰厚自然能走远路的比喻,形容黄帝德政深厚、影响深远;"载其华樽,从以箫管"则用华美的酒杯和悠扬的乐声,象征后世对他的敬仰与纪念。

整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用最简练的文字塑造最崇高的形象。短短八句就完成了从历史定位到具体德行,再到后世评价的完整叙事。通过"节用"与"华樽"的对比,既表现了黄帝的朴素品德,又展现了后人给他的崇高礼遇,形成耐人寻味的艺术张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