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闸与薛掌科子纯陈侍御廷禄酌柳下

柳岸追凉偶共来,一樽分坐绿阴隈。
歌声欲彻云中去,望眼真从天际回。
客路光阴三日阻,诗家花鸟二公裁。
安山此集成佳会,莫讶河枯闸未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在柳树下乘凉饮酒、吟诗作乐的闲适场景,充满夏日聚会的轻松氛围。

前四句写聚会场景:诗人和朋友们偶然相约到柳岸边乘凉,大家分散坐在绿荫角落里共饮美酒。他们的歌声嘹亮得仿佛要穿透云层,而放眼远眺的视线又从天边收回——这种夸张手法生动表现了聚会的欢快和视野的开阔。

中间两句暗含深意:"客路光阴三日阻"表面说旅途被耽误了三天,实则暗示这样美好的聚会让人忘却时间;"诗家花鸟二公裁"用"花鸟"比喻诗句,说两位才子(薛子纯和陈廷禄)正在推敲诗句,展现文人雅趣。

最后两句点明地点(安山闸)并升华主题:这样的雅集已成佳话,不要因为河水干涸、闸门未开而惊讶——这既是写实,又暗喻人生不必执着于某些阻碍,享受当下才最重要。

全诗妙在将普通聚会写得清新脱俗,通过"柳荫""歌声""花鸟"等意象,把夏日聚会的惬意、文人吟诗的雅致,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完美融合。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遇而安、珍惜当下美好时光的生活智慧。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