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兄以首春次文学彭君庠三诗垂示敬和志感其三

久谢朝簪栖野径,漫携藜杖立江楼。
虚无烟雨愁中合,想像湖山意外浮。
幸有棣花得相媚,那无萱草为忘忧。
春原痛洒松楸泪,霜发晨梳忽半头(时先日同兄弟哭墓次晨见白发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年长者在春天怀念逝去亲人时写下的感怀之作,情感真挚动人。

前两句写自己已经离开官场("久谢朝簪"),如今拄着藜杖在江边小楼闲居。这里用"野径""藜杖"等词,营造出一种朴素自然的隐居氛围。

中间四句是情感的核心部分:望着朦胧烟雨,愁绪涌上心头;想象着远方的湖光山色,却意外浮现出往事。幸好还有盛开的棣花(象征兄弟情谊)相伴,可怎能忘记那让人忘忧的萱草(象征母亲)呢?这里用两种植物巧妙表达了思念兄弟和母亲的双重情感。

最后两句最为催泪:春天原野上,兄弟几人一起在父母墓前痛哭;第二天清晨梳头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半。这个细节描写极具冲击力,把一夜白头的悲痛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哀伤。

全诗通过隐居生活、自然景物、植物象征等意象,层层递进地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特别是最后"白发骤生"的细节,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