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因社到,海阔翅飞低。
故国伤新别,空梁忆旧栖。
暮帘疏竹雨,春岸落花泥。
红线今何在,香愁满绣闺。

现代解析

这首《燕》借燕子迁徙的意象,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愁绪。全诗通过燕子视角展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层层递进。

前四句写燕子迁徙:每年春社时节(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燕子都会穿越辽阔的海面低飞而来。它们离开故巢时充满不舍,看到旧日筑巢的屋梁时又唤起回忆。这里用"伤新别""忆旧栖"的拟人手法,让燕子有了人的情感。

五六句转入景物描写:暮色中细雨轻打竹帘,春日岸边落花混入泥土。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用"疏竹雨""落花泥"的萧瑟意象,暗示时光流逝、美好事物凋零的伤感。

结尾两句点明主旨:当年系在燕子脚上的红线(古人用红线标记燕子归属)如今何在?只剩绣房中的女子满怀愁绪,连熏香都染上了哀愁。这里突然转换到闺中视角,用"香愁"这个巧妙的通感,将无形的愁思化作可感知的气息,道出人与燕子共同的漂泊之痛。

全诗以燕子为纽带,将自然迁徙与人间别离融为一体,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细腻的物象传递出深沉的人生况味。最妙的是结尾红线与绣闺的呼应,让燕子的"忆旧栖"和女子的"香愁"形成情感闭环,留下悠长余韵。

林石涧

林昉,字景初,号石田,粤(今广东)人。曾为释英《句云集》作序。宋亡不仕。与汪元量有交(《湖山类稿》卷一《客感和林石田》、卷四《答林石田见访有诗相劳》)。有《石田别稿》,已佚。今录诗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