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 其一
流目睇远天,遥情千里外。
延伫岂不劳,神驰与心会。
昔我笄丱时,探赜窥万代。
兵争历年长,壮节秉刚介。
大志喟中乖,饮和养屯昧。
天人理悠远,生死非芥蒂。
孰使确石坚,而来委冰溃。
屡空行不乱,克已无尤怼。
久视谐夙心,于焉道斯在。
延伫岂不劳,神驰与心会。
昔我笄丱时,探赜窥万代。
兵争历年长,壮节秉刚介。
大志喟中乖,饮和养屯昧。
天人理悠远,生死非芥蒂。
孰使确石坚,而来委冰溃。
屡空行不乱,克已无尤怼。
久视谐夙心,于焉道斯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少年壮志到中年沉淀的心路历程,充满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远眺与追忆(前四句) 像电影开场一样,诗人站在高处远望,视线穿过千里云烟。虽然身体停留原地,但思绪早已飞向远方。这种"身体未动,心已远行"的描写,瞬间让人联想到自己发呆出神的体验。
2. 青春与现实的碰撞(中间八句) 诗人回忆少年时("笄丱"指未成年)像探险家般想要洞悉古今,带着刚烈正直的性格渴望建功立业。但现实如同冷水浇头——多年战乱让理想受挫,只能像被冰融化的石头般收敛锋芒。这里用"委冰溃"的比喻特别生动,把理想受挫的感觉具象化了。
3. 通透的人生智慧(后六句) 经历挫折后诗人领悟到:天道深远难测,生死不必过分纠结。就像屡次跌倒仍保持风度("屡空行不乱"),约束自我就不会怨天尤人。最后点明主旨:活得久不是目的,实现初心才是真正的"道"。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热血冷却后更显智慧"的成长感。就像现代人从"改变世界"的雄心,到学会"与世界和解"的成熟过程。诗中"饮和养屯昧"(在混沌中修养心性)的处世哲学,对压力巨大的现代人特别有启发——不是所有棱角都要磨平,但可以选择把锋芒转化为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