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和历史沧桑的湖泊景象,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世历亡秦远,湖连大海濒"用大白话说就是:这里见证了秦朝灭亡的遥远历史,湖泊一直延伸到大海边。诗人通过时空的交错,一下子把读者带入了宏大的历史背景中。
中间四句是写景的精华。"柘山標观望"是说柘山高高耸立可以远眺,"玉女见威视"引入神话元素,说能看到威严的仙女。接着用"渺渺旁无地,滔滔孰问津"形容湖水浩渺无边、波涛汹涌,根本找不到渡口。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充满想象,让平凡的湖泊顿时神秘起来。
最后两句"何年化鱼瘪,仿佛历阳人"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庄子"涸泽而渔"的寓言,一个是历阳县沉入湖底的传说。诗人似乎在感叹:不知何时这里会干涸变成捉鱼的地方,就像历阳古城沉入湖底那样世事无常。
全诗妙在把现实景物、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自然融合,用简单的语言营造出时空交错的画面。既写出了湖泊的壮阔,又暗含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读来既明白如话又余味悠长。普通人读也能感受到:原来一个普通的湖,可以承载这么多故事和思考。
唐询
(1005—1064)宋杭州钱塘人,字彦猷。唐肃子。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仁宗天圣中赐进士及第。以吴育荐为御史,后育以宰相贾昌朝与询有亲嫌言为罢御史,遂附昌朝而排抵育。历知归、庐、湖、苏、杭、青等州及江西、福建、江东等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判官。英宗朝勾当三班院,判太常,进给事中。好收藏名砚,著有《砚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