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异乡醉酒后触景生情的画面,语言直白却充满感染力。
开头"楚天落日暮云浮"用开阔的晚景拉开序幕,楚地的天空、将落的太阳、飘浮的暮云,共同构成一幅苍茫的黄昏图景。这种宏大的背景暗示着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第二句"痛饮狂歌不觉愁"是整首诗的情绪转折点。表面上写借酒消愁的放纵,但"不觉愁"三个字恰恰暴露了深藏的乡愁——只有真正忧愁的人,才需要用烈酒和狂歌来麻痹自己。
最精彩的是后两句的错觉描写。醉眼朦胧中,眼前的山水仿佛变成了家乡的风景("乡曲"指乡村的曲调,这里代指故乡),等清醒后才发现原来身在汉江边。这种酒醉后的时空错位感,把游子思乡的深情写得格外动人。
全诗妙在通过醉酒这个特殊状态,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醉时把异乡当故乡的错觉,醒后认清现实的落差,这种心理变化比直接说"我想家"更有力量。诗人没有直接哭诉思乡之苦,而是用醉酒后的错觉与觉醒,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深沉的乡愁。
庞谦孺
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蘋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