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夜晚泊船馆陶时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写景:河边的云朵和林间的雾气交织成一片苍茫,没有风的河面在傍晚自然透着凉意。诗人用"郁苍苍"三个字,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又暗示了心情的压抑。水面无风却感到凉意,其实是诗人内心孤寂的投射。
后两句抒情:诗人预感到今夜在船篷里难以入睡,因为计算行程发现离家只有三百里了。这个距离既近又远——近得让人心潮难平,远得还不能立即抵达。这种矛盾心理非常真实,把游子归乡前那种既期待又焦虑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全诗妙在: 1. 用简单的景物描写烘托复杂心情 2. "计程三百"这个具体数字让思乡之情更真实可感 3. 通过"应不寐"的预感,让读者更能体会那种归心似箭的迫切
就像现代人出差在外,看着手机导航显示"距家300公里"时那种坐立难安的感觉,古人用二十八个字就传神地表达出来了。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