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风雪天里的孤独感受和对友情的渴望。
开头说主人公整天关着门在风雪中躺着,偶尔写写诗来排解寂寞。他忽然很想出门去千里之外拜访朋友,但转念一想:这大雪天连个同行的人都找不到,要等到什么时候雪才会停呢?
接着描写环境:寒冷的天空显得特别空旷,让人发愁;因为生病连酒都喝得少了,只能寂寞地坐着。这里用"玉宇"(华丽的宫殿)来形容天空,反衬出人的渺小和孤独。
最后两句是感慨:以前隐居的地方已经荒废了一半,想回去却回不去。这时候特别感谢还有朋友("小山"可能指代某位隐居的朋友)记得邀请自己,让人感到温暖。
全诗通过风雪天的孤独,表达了人对友情的渴望。最动人的是那种矛盾心理:既想独自隐居,又渴望有人相伴。现代人宅家久了想聚会、聚会多了又想独处的心情,和这首诗里的感受其实很像。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