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四十一首 其八

没弦琴,指趣深。尖新曲调,须遇知音。高山流水无穷意,落落断崖千万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简单的意象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知音难觅,但一旦相遇便能产生深刻的共鸣。

"没弦琴"指的是一把没有琴弦的琴,看似无法演奏,却暗含深意——真正的音乐不在于乐器本身,而在于演奏者的心意。就像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表面看起来可能平平无奇,但内涵丰富。

"尖新曲调"说的是新颖独特的音乐风格,这样的音乐需要遇到真正懂它的人才能被欣赏。就像现在一些前卫的艺术作品,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但遇到知音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后两句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比喻知音之间的情谊像高山一样崇高,像流水一样绵长。"落落断崖千万寻"描绘了一幅险峻壮观的景象,暗示寻找知音的道路充满艰险,但一旦找到,这份情谊就会像高山流水一样永恒。

整首诗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理解我们的人很少,但只要我们保持真诚独特的自我,终会遇到那个懂我们的人。这种相遇就像高山遇见流水,会产生超越时空的深刻共鸣。

释普宁

释普宁(?~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蒋山,参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得法。理宗绍定、端平间,为侍者随师范自育王至径山数载。历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学人名辞典》)。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寺法嗣。有《兀庵普宁禅师语录》三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附录。释普宁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