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九十三首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者也之乎,鸡豚狗彘。
蓦忽擘破面皮,喝退德山临济。
黄檗施财,甘贽密契。
财法二施,等无差别。
指鹿为马,唤龟作鳖。
说时点,点时说。
要作破家儿孙,宜把祖灯吹灭。
上下三指,彼此七马,
如何分雪。休分雪,
檐□细雨何曾歇。
者也之乎,鸡豚狗彘。
蓦忽擘破面皮,喝退德山临济。
黄檗施财,甘贽密契。
财法二施,等无差别。
指鹿为马,唤龟作鳖。
说时点,点时说。
要作破家儿孙,宜把祖灯吹灭。
上下三指,彼此七马,
如何分雪。休分雪,
檐□细雨何曾歇。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禅宗的核心思想,充满机锋和反常规的智慧。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破除分别心
开头"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是禅宗经典观点,意思是万事万物本质相通。后面用"鸡豚狗彘"(鸡猪狗)这些俗物,和"者也之乎"(文人雅言)对比,暗示不要区分高贵与低贱。就像突然撕破脸皮("蓦忽擘破面皮"),连德山、临济这些著名禅师都要被喝退——说明真正的悟道要超越权威和形式。
2. 颠覆常规认知
诗中故意说反话:"指鹿为马,唤龟作鳖"看似荒谬,实则提醒我们语言和概念都是人为设定的。黄檗禅师布施钱财("黄檗施财")与甘贽的默契("甘贽密契")本质无差别,都是修行方式。就像"说的时候在指点,指点的时候在说",强调知行合一。
3. 打破传统束缚
最叛逆的是"要作破家儿孙,宜把祖灯吹灭"——真正的传承不是墨守成规,而要敢于突破传统。"上下三指,彼此七马"这类数字游戏,暗示文字计较没有意义。最后用"细雨何曾歇"的意象,道出真理如同绵绵细雨,自然存在无需争辩。
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鸡狗、下雨)和夸张手法(把龟叫成鳖),生动地表达了"超越对立、直指本心"的禅理。看似疯言疯语,实则每句都在戳破人们惯性的思维模式。
释梵琮
释梵琮,号率庵。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住庆元府仗锡山延胜禅院。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南康军云居山真如禅院。为南岳下十七世,佛照德光禅师法嗣。有了见编《云居率庵和尚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释梵琮诗,以辑自《语录》者及《语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