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渔民的日常经验,道出了人生处世的智慧。前两句像长辈叮嘱孩子:别钓太肥的斑鱼(可能暗指贪心会招祸),行船要避开彭郎矶(危险之地)。后两句画面感极强:那矶头常年风雨交加,浪花像彭郎(拟人化的礁石)故意打湿渔人衣裳。
全诗妙在把自然风险人格化,用"彭郎吹浪"这样生动的拟人,把暗礁险滩写成顽皮又危险的邻居。渔民的经验之谈里,藏着中国人"知进退"的生活哲学——既要懂得规避风险(不钓肥鱼、远离险矶),也要坦然接受无法避免的风浪(湿衣是常态)。这种用生活场景说理的写法,比直接讲大道理更让人印象深刻。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