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
陆行无风波,偶嫌路纡折。
中心希所求,水程较直截。
鼓棹正中流,陡遇风威捩。
日行十馀里,毋乃所望缺。
欲速适为累,悔不从迂拙。
迎面挂席来,疾行飞鸟灭。
帆樯非不同,迟速何殊绝?
长年前致词,前程难预决。
万事贵顺天,人力徒劳竭。
明日风势回,迟速又更迭。
乃知天下事,安分自怡悦。
寄语山中人,待时养明哲⑴。
中心希所求,水程较直截。
鼓棹正中流,陡遇风威捩。
日行十馀里,毋乃所望缺。
欲速适为累,悔不从迂拙。
迎面挂席来,疾行飞鸟灭。
帆樯非不同,迟速何殊绝?
长年前致词,前程难预决。
万事贵顺天,人力徒劳竭。
明日风势回,迟速又更迭。
乃知天下事,安分自怡悦。
寄语山中人,待时养明哲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生路上遇到阻碍时的感悟,用行船遇风的故事来比喻生活哲理。
诗人一开始觉得陆路绕远,想走水路抄近道。结果开船到河中央突然遇到大风,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路,反而比陆路更慢。这时候他后悔了:越想快反而越慢,早知道就走原来的笨办法了。
这时看见对面来船顺风而行,快得像飞鸟一样。诗人很困惑:同样是船,为什么速度差这么多?老船夫告诉他:前途的风向谁也说不准。
诗人由此悟出三个道理:
1. 做事要顺应自然(像等顺风才能快)
2. 强求反而坏事(硬要逆风航行更慢)
3. 人生起伏很正常(明天风向可能就变了)
最后他劝山里的朋友:与其硬拼,不如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就像种地要讲究农时,人也要学会在合适的时候发力。
全诗用坐船这个日常经历,把"欲速则不达""顺应自然"这些道理讲得生动有趣。最妙的是用"顺风船"和"逆风船"的对比,让人一眼就明白:有时候不是你不努力,只是没等到对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