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何彦升联

能行万里路,又通百国书,无怪诸公,必使班超戍西域;
凄凉玉门关,呜咽陇头水,早知今日,不如何逊在扬州。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何彦升生前的辉煌与身后的凄凉,充满命运无常的感慨。

上联赞美逝者的才能:开头用"能行万里路,又通百国书"说他既是见多识广的旅行家,又是精通多国语言的学者。接着用班超的典故,暗示他像汉代名将班超一样被朝廷重用派往西域,这是对他才能的肯定。

下联转为哀叹:用"玉门关"和"陇头水"两个边塞意象,营造荒凉氛围。"早知今日"四字突然转折,引出巨大反差——早知道结局如此凄凉,还不如像南朝诗人何逊那样安稳地在扬州生活。这里用何逊的典故,既暗合逝者姓氏,又形成"建功立业"与"平淡生活"的强烈对比。

全联通过"生前荣耀"与"死后凄凉"、"西域戍边"与"扬州闲居"的多重对比,表达了"功名代价太大,不如平淡是真"的人生感悟。语言通俗但意境深远,用典自然不做作,能让普通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