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野云见寄华山志忽忆余曩昔月下著羽衣醉吟莲花峰上今已三载自过江南无此豪兴喟然而叹作诗寄谢故道及之
忆昔游上清,长风吹羽䘸。
仙人九节筇,扶我莲花侧。
太空借韶濩,群动声相嚇。
石髓酌天瓢,此物山不惜。
醉倚洗头盆,月华凝欲滴。
独鹤惊夜半,回首秋云碧。
三年万里游,此事堕今昔。
愧谢山中人,默光运阖辟。
仙人九节筇,扶我莲花侧。
太空借韶濩,群动声相嚇。
石髓酌天瓢,此物山不惜。
醉倚洗头盆,月华凝欲滴。
独鹤惊夜半,回首秋云碧。
三年万里游,此事堕今昔。
愧谢山中人,默光运阖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三年前在华山莲花峰上的一段神仙般的逍遥经历,以及如今漂泊江南后对那段豪迈时光的怀念。全诗通过今昔对比,流露出淡淡的怅惘。
前八句是回忆部分:诗人穿着飘逸的羽衣(道士服装),在清幽的华山被长风吹拂。拄着九节竹杖(仙人常用手杖),被搀扶到莲花峰顶。天地间仿佛奏响仙乐(韶濩指上古雅乐),各种自然声响此起彼伏。用天然石瓢畅饮山髓(传说中延年益寿的仙露),醉倒在玉女洗头盆(华山著名景点)边赏月,月光清澈得仿佛要滴落下来。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
后六句回到现实:半夜被孤鹤惊醒时,只见秋云映碧空。如今漂泊万里已三年,当年的豪情早已消逝。最后惭愧地向华山中的隐士致歉,说自己虽然明白自然运转的道理(默光指自然规律,阖辟指开合变化),却再也回不到当初的心境。
全诗妙在将豪放的仙游体验与细腻的月夜感受结合,石髓、玉盆等道教意象的运用更添神秘色彩。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那种"我们终究要告别青春豪情"的普遍人生感悟,让读者在瑰丽想象中看到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