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观山

古寺隐山腹,苍苔行地衣。
岑寂少人迹,路才一线微。
问谁促公行,一句山谷诗。
閒来就汤沐,聊叩幽人扉。
相投一杯水,气味如曹溪。
兴尽即云返,重到还无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深山的闲适之旅,充满宁静淡泊的意境。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古老寺庙藏在山腰,长满青苔的石板路像铺着绿色地毯。山里安静得几乎没人,小路细得像一根线。这里用"地衣"形容苔藓,用"一线微"写狭窄山路,画面感很强。

中间六句写探访缘由:诗人说是黄庭坚的诗句("一句山谷诗")促使他出游。他悠闲地来山中沐浴温泉("汤沐"),顺便拜访隐居的朋友("幽人")。朋友招待的虽是普通茶水,却让诗人感觉像在禅宗圣地曹溪品茶般清雅。这里"气味如曹溪"是比喻,把简单的茶叙写得很有禅意。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兴致尽了就离开,但知道很难再来。这种"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洒脱,和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异曲同工,透露出随性自在的人生态度。

全诗妙在:
1. 用"苍苔""一线微"等具体意象营造出幽静的山林氛围
2. 通过饮茶小事展现文人雅趣
3. 结尾的"兴尽即返"传递出不受拘束的生活哲学
4. 语言看似平淡,实则把一次普通的山行写得充满诗意和哲理

杨雯

杨雯,字天章,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清道光《清江县志》卷八)。今录诗七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