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平山堂同华师道作

漫将仪礼质欧阳,稽首文章太守堂。
门下曾苏开北宋,眼前桃李属东皇。
卷帘山色江南好,刻竹歌声阁外长。
只有醉翁能独醒,后生何处问津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平山堂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联“漫将仪礼质欧阳,稽首文章太守堂”,作者以欧阳修作为参照,表达了对这位文坛大家的尊敬。欧阳修不仅以文章闻名,还以礼法见长,作者在这里以礼法来质询欧阳修,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颔联“门下曾苏开北宋,眼前桃李属东皇”,提到了曾巩和苏轼,他们都是欧阳修的门生,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而“眼前桃李”则比喻当时的后辈才子,他们如同春天的桃李,充满生机。

颈联“卷帘山色江南好,刻竹歌声阁外长”,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和悠扬的歌声。卷帘望去,山色如画,刻竹的歌声在阁楼外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尾联“只有醉翁能独醒,后生何处问津梁”,作者以“醉翁”自比,表达了自己在众人皆醉时的清醒。而“后生何处问津梁”则是对后辈的期望和担忧,希望他们能找到正确的方向,继承先贤的遗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先贤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它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