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夫人

欲结同心无着处,但将手足伴猗那。
扫尘二女浑无语,稳梦三更寂不波。
脂粉懒沾西子色,风流常逐楚天娥。
无端一入骚人手,点污贞心奈若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拟人手法描写"竹夫人"(古代一种竹制纳凉用具),通过她的视角展现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奈与坚守。

前两句写竹夫人无法像真人一样缔结良缘,只能与自己的手足(竹枝)相伴。"同心"暗指婚姻,"猗那"形容竹枝摇曳的样子,透露出孤独感。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侍女们默默打扫却无交流,而竹夫人安睡到三更也不受干扰。她不靠脂粉妆扮(西子指西施),却自带楚地女子的天然风韵。这里通过"懒沾脂粉"强调内在美,用"楚天娥"突出高雅气质。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一旦被文人(骚人)把玩,她的贞洁之心就被玷污了。这里"无端"带着委屈,"奈若何"是无奈的叹息,暗喻古代女性即使保持高洁,也难逃被物化的命运。

全诗妙在双关:表面写竹制品的遭遇,实则暗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竹夫人"贞心"被"点污"的结局,揭示了女性无论多么高洁,最终都可能沦为男性玩物的残酷现实。诗人用日常物品作喻,让深刻的批判显得含蓄而有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