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 其四十二

峨峨王舍城,郁郁灵竹园。
中有神化长,巧诱入幽玄。
善人募授福,恶友乐雠怨。
善恶升沉异,熏莸别路门(见同书同卷《恶交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景,通过对比手法传递深刻的善恶观。

开头用"峨峨""郁郁"形容王舍城和灵竹园的宏伟繁茂,营造出神圣氛围。这里的"神化长"(智慧长者)用巧妙方式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真谛,暗示修行需要悟性。

诗中核心是对比善恶的不同结局:善良的人追求福报,而恶人沉溺于仇恨。就像香草和臭草注定走不同的路,善与恶的抉择会让人走向截然相反的人生方向——或升华,或堕落。

全诗用寺庙、竹林等意象构建出修行场景,把抽象的道德选择转化为具象的人生分岔路。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平静的警示:看似微小的善恶选择,实则决定了灵魂的归宿,如同自然法则般不可逆转。这种因果观不是恐吓,而是充满慈悲的提醒,让人在读后自然反思自己的行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