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十九 咏米家灯,次陈其年韵
六街风软,映玻璃、几树寒梅枝亚。词客争看喧笑处,频赏冰绡图画。
岫可飞来,人堪呼出,疑是天工假。鹅溪巧剪,肯推徐赵能写。
更喜湘汉波澄,梁园赋就,同此烧灯夜。洗盏茅堂文酒会,璧月影侵霜瓦。
一曲吴歈,歌成激楚,拼醉琼箫下。旗亭当日,看无今夕佳话。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热闹又风雅的元宵灯会场景,充满了文人雅趣和节日氛围。
上片(前半部分)写灯会盛况:
开篇用"六街风软"点出节日街市的温暖氛围,玻璃灯罩里映出梅枝的影子,既精致又带着初春的寒意。文人雅士们聚集在灯前,争相欣赏那些精美如画的灯饰——有的灯上画着会"飞出来"的山景,有的画着栩栩如生的人物,让人怀疑是不是天工巧手所作。特别提到"鹅溪巧剪",夸赞这些灯饰比著名画家徐熙、赵昌的作品还要精妙。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文人聚会:
在这样美好的夜晚,清澈的湘江汉水边,文人雅士们像古代梁园赋诗的才子们一样聚会。他们在茅草堂屋里饮酒赋诗,看着月光洒在霜瓦上。有人唱起江南小调,歌声激越动人,大家伴着箫声畅饮。最后感叹:就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旗亭听歌的雅事,也比不上今晚这场聚会的美好。
全词巧妙融合了三个层次:
1. 视觉之美:通过玻璃灯、梅影、画灯等意象,构建出流光溢彩的灯会场景
2. 人文之雅:展现文人聚会赋诗、听曲饮酒的风雅活动
3. 古今交融:把当下的聚会与梁园赋诗、旗亭画壁等历史典故联系起来,增添文化厚度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今夕何夕"的沉醉感——在美好的节日里,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们赏灯、赋诗、听曲,创造出值得永远铭记的佳话。词人用生动的画面和典故,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元宵夜的欢乐与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