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刘孟容
清晨采黄鞠,薄莫不盈襭。
宁知弟昆好,忍此四年别。
四年亦云已,万事安可说。
昔者初结交,与世固殊辙。
垂头对镫火,一心相媚悦。
炯然急难情,荧荧光不灭。
涟滨一挥手,南北音尘绝。
君卧湘水湄,辟人苦扃鐍。
怀璧误一投,巳遭官长刖。
我作燕山囚,衾袜冷如铁。
尘土塞中肠,经旬閒呕泄。
梦魂互往还,邂逅在嵽嵲。
君魂畏豺虎,我魂阻蛇蠍。
明年会长沙,对床殊呐呐。
可怜郭生贤,日夜依我闼。
三子展殷勤,五旬恣猖獗。
自从有两仪,无此好日月。
决渠东西流,人事有蹉跌。
当时别江干,悬知成久阔。
郭生从我行,再踏长安雪。
束蒿贡廊庙,涂丹强作闑。
磐松困涧底,千岁老不屈。
行藏一以歧,会合焉可必。
知君障污尘,憎我逐烦热。
摧兰捣作臡,本馨固难夺。
皇天造群伦,位置各成列。
煌煌帝者都,峨峨集勋阅。
前庭充组圭,后阁煖清瑟。
大马疾如飞,高车如电掣。
陋巷时骑过,墙震窗纸裂。
而我支肘眠,朦胧兀顽劣。
视荫呼晚饭,终年曾不缺。
痴儿亦肯堂,四龄已饕餮。
所愧偷太仓,无异哀穷乞。
羡君老岩阿,閒味甘于蜜。
嗟哉趣岂殊,所处良不一。
坦荡观皇途,转侧思家室。
永怀素心人,悠悠难具述。
宁知弟昆好,忍此四年别。
四年亦云已,万事安可说。
昔者初结交,与世固殊辙。
垂头对镫火,一心相媚悦。
炯然急难情,荧荧光不灭。
涟滨一挥手,南北音尘绝。
君卧湘水湄,辟人苦扃鐍。
怀璧误一投,巳遭官长刖。
我作燕山囚,衾袜冷如铁。
尘土塞中肠,经旬閒呕泄。
梦魂互往还,邂逅在嵽嵲。
君魂畏豺虎,我魂阻蛇蠍。
明年会长沙,对床殊呐呐。
可怜郭生贤,日夜依我闼。
三子展殷勤,五旬恣猖獗。
自从有两仪,无此好日月。
决渠东西流,人事有蹉跌。
当时别江干,悬知成久阔。
郭生从我行,再踏长安雪。
束蒿贡廊庙,涂丹强作闑。
磐松困涧底,千岁老不屈。
行藏一以歧,会合焉可必。
知君障污尘,憎我逐烦热。
摧兰捣作臡,本馨固难夺。
皇天造群伦,位置各成列。
煌煌帝者都,峨峨集勋阅。
前庭充组圭,后阁煖清瑟。
大马疾如飞,高车如电掣。
陋巷时骑过,墙震窗纸裂。
而我支肘眠,朦胧兀顽劣。
视荫呼晚饭,终年曾不缺。
痴儿亦肯堂,四龄已饕餮。
所愧偷太仓,无异哀穷乞。
羡君老岩阿,閒味甘于蜜。
嗟哉趣岂殊,所处良不一。
坦荡观皇途,转侧思家室。
永怀素心人,悠悠难具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写给好友刘孟容的深情之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读来真挚动人。
核心情感: 1. 思念与愧疚 开篇用"采菊花却装不满衣襟"的比喻,写四年未见的遗憾。诗人回忆当初彻夜长谈的亲密,如今却南北相隔,充满无奈。
2. 患难见真情 诗中描写两人各自的困境:朋友在湖南被官场排挤,自己在北方身陷囹圄。用"铁般冰冷的被袜""堵塞心胸的尘土"等生活细节,展现落魄境遇中仍互相牵挂。
3. 短暂欢聚的珍贵 回忆在长沙重聚时,与郭生三人畅谈五十天的快乐时光,称这是"开天辟地以来最好的日子"。用"决堤的渠水"比喻欢乐易逝,暗示人生无常。
4. 不同人生选择的对比 朋友选择归隐山林"如蜜般清闲",自己却仍在京城挣扎。通过"高车如电的权贵"与"漏风陋巷的自己"对比,展现不同生活状态,但强调初心不改——就像被捣碎的兰花依然芬芳。
艺术特色: - 生活化比喻:用"偷官粮如同乞丐乞讨"自嘲窘迫,用"四岁贪吃儿子"写家庭温情,使沉重话题显得亲切。 - 时空跳跃:在现实困顿、往事回忆、梦境交织中自由切换,增强感染力。 - 反差描写:权贵车马震裂窗纸的喧嚣,与自己蒙头大睡的淡定形成幽默对比,体现文人风骨。
全诗像一封掏心窝子的家书,没有华丽辞藻,只有对友人的牵挂、对清贫的坦然、对初心的坚守。它告诉我们:真挚的友谊能超越时空,纯粹的精神可对抗世俗,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地位高低而在于是否活出自我。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