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金陵

圆月出高城,苍苍照水营。江中正吹笛,楼上又无更。
洛下仍传箭,关西欲进兵。谁知五湖外,诸将但争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夜晚在金陵(今南京)停泊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将领们争名夺利的不满。

首联“圆月出高城,苍苍照水营”,诗人通过描写一轮圆月从高大的城墙上升起,月光洒在水边的军营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苍凉的氛围。这里的“苍苍”一词,既形容月光的清冷,也暗示了时局的严峻。

颔联“江中正吹笛,楼上又无更”,诗人听到江上传来的笛声,而城楼上却没有人敲打更鼓。这种对比,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军队的懈怠,或者说是人们对战事的麻木。

颈联“洛下仍传箭,关西欲进兵”,诗人提到洛阳方向仍在传递军令,关西(今陕西一带)的军队也准备进发。这两句诗直接点出了战事的紧张,人们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

尾联“谁知五湖外,诸将但争名”,诗人感叹在外人看来,将领们只是在争名夺利,而不是真正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战。这里的“五湖”泛指江南地区,诗人用“五湖外”来代指那些不了解内情的人,表达了对将领们自私自利行为的不满和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写,以及对时局和将领行为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战争背后的复杂人性,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艺术魅力。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