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粹伯对月见怀次韵

初收雨脚万丝悬,妙手谁人补漏天。
佳月素华迷夜旦,好诗馀味满中边(自注:佛书吾说如蜜,中边皆甜。)。
裴徊无奈谢希逸,齁䶎总输边孝先。
见说百篇酬一斗,高门重见酒中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天晴、月色迷人的夜晚,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首联写雨后初晴的景象:雨刚停,雨丝像万条细线悬挂空中,诗人幽默地问"谁能修补漏天的巧手在哪里",用夸张手法表现雨后天空的澄净。

颔联赞美月色与诗作:皎洁月光让夜晚变得迷人,好诗就像佛经说的蜂蜜一样,里外都甜美。这里用"中边皆甜"的比喻,说明真正的好诗值得反复品味。

颈联提到两位历史人物:谢希逸(南朝诗人)在月下徘徊吟诗,边孝先(东汉学者)鼾声如雷。通过对比,暗示自己像谢希逸一样对月感怀,却难觅知音。

尾联用典故作结:听说李白(酒中仙)写百篇诗就能换一斗酒,诗人期待能像李白那样在酒宴上遇到懂诗的知音。这里既表达了对李白的向往,也流露出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得到赏识的心情。

全诗语言生动,将雨夜、月色、诗味、酒趣融为一体,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含蓄地表达了文人雅士的情怀,读来清新自然又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