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琴舟赵海月四首 其二

倦游何处不逢春,犹记临风度碧云。
客里看花同是梦,囊中有道未为贫。
黑貂裘在闲随意,黄鹄歌成墓可人。
闻有琴材在樵爨,劳君妙斲一挥斤。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漂泊在外的心境和对知音的渴望,充满豁达又略带感伤的情调。

第一句"倦游何处不逢春"用反问语气说:我虽然厌倦漂泊,但走到哪里不是春天呢?——表面豁达,实则暗含无奈。第二句"犹记临风度碧云"突然转入回忆,想起曾经站在风中看云的美好时刻,暗示现在漂泊的孤独。

三四句是经典哲理:在外看花就像做梦一样虚幻,但只要心中有道(理想/信念)就不算贫穷。这里把物质贫困和精神富足对比,体现文人风骨。

五六句用两个典故自比:黑貂裘破败也不在意(苏秦典故),像黄鹄一样高歌后死去也无妨(汉代民歌)。这两句既洒脱又悲壮,把漂泊者的傲骨写活了。

最后两句点题:听说你有制琴的好木材(暗指人才),劳烦你像匠人挥斧那样(用你的才华)把我雕琢成器。这是对知音的呼唤,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全诗妙在把漂泊的苦涩、文人的清高、对知音的期待,都用日常意象(看花、破衣服、唱歌)和典故自然融合,既不矫情也不晦涩。特别是最后把交友比作"制琴",既新颖又贴切,让人看到古代文人交友的雅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