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族弟听松赴南河工次

相马不嫌瘦,相士不嫌狂。
深知此意惟孙阳,得邀一顾终腾骧。
天生我才必有耦,牝牡骊黄恣众口。
两人白眼一时青,为惜别离重执手。
广陵风雨海门波,问君何事趋南河。
南河通天入云汉,年年槎客此经过。
君驹千里我如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兄弟送别时的感慨,核心思想是"真正的人才不会被外表和闲言碎语埋没"。

前四句用相马做比喻:会相马的孙阳(伯乐)从不在意马匹瘦弱或狂放,只要被他看中,马儿终能奔腾千里。这暗指真正有眼光的人(比如诗人自己)能看透弟弟的才华,不在乎外人怎么议论。

中间四句写送别场景:诗人说天下人才总能找到知己("必有耦"),就像好马终究会遇到伯乐。虽然世俗之人用各种标准评头论足("牝牡骊黄"指毛色、性别等表面特征),但兄弟二人惺惺相惜,在离别时紧握双手,眼中满是不舍。

后六句转入现实:弟弟要去治理水患频发的南河(清代重要治水工程),诗人用浪漫的想象把治水比作"通天"壮举,说年年都有治水官员("槎客"指乘筏治水的人)在那里创造奇迹。最后一句既是对弟弟的勉励,也带着些许自嘲:你这匹千里马要展翅高飞了,我这个当哥哥的又该何去何从呢?

全诗妙在把严肃的治水公务写得充满诗意,用相马的故事化解离愁,既鼓励弟弟"是金子总会发光",又流露出手足情深。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别人不懂你,但我懂"的兄弟情谊,以及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理想的生动诠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