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邯郸怀古
北国秋来,南楼燕去,滏阳东泻。
野黍摇沙,疲牛卧草,古道斜晖挂。
独客行迟,赵王城冷,何处将军系马。
想当年、武灵台下,几回风雨骑射。
千秋何限,登临时候,最是西风难写。
闻道行人,曾经仙枕,阅尽繁华假。
关河依旧,书生老去,四十八年轻舍。
君知否、古人如我,我如来者。
野黍摇沙,疲牛卧草,古道斜晖挂。
独客行迟,赵王城冷,何处将军系马。
想当年、武灵台下,几回风雨骑射。
千秋何限,登临时候,最是西风难写。
闻道行人,曾经仙枕,阅尽繁华假。
关河依旧,书生老去,四十八年轻舍。
君知否、古人如我,我如来者。
现代解析
这首《永遇乐·邯郸怀古》通过描绘秋日邯郸的萧瑟景象,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人生短暂的哲思。
上阕开篇用"北国秋来"等三组意象,勾勒出邯郸秋日的寂寥:燕子南飞、河水东流、黍米摇曳、老牛卧草,斜阳下的古道更显苍凉。独行的旅人站在荒凉的赵王城遗址,不禁联想战国时赵武灵王在此练兵骑射的盛况,如今只剩风雨残垣。
下阕转入深沉思考。诗人说千年历史难以言尽,就像秋日的西风难以描摹。借用"黄粱一梦"的典故(行人曾枕仙枕看尽虚幻繁华),暗喻荣华富贵终是泡影。望着不变的江山,诗人感慨自己虚度四十八年光阴。最后发出跨越时空的叩问:古人与我、我与后人,其实都是历史长河中相似的过客。
全词妙在将眼前实景与历史虚境交织,用邯郸这个承载着"胡服骑射"革新精神和"黄粱一梦"哲学寓言的城市作为载体,道出了对功业易逝、人生短暂的领悟。结尾"古人如我,我如来者"的循环式感悟,既带着淡淡的惆怅,又透出超然的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