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停船在京口(今镇江)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人生思考。
前两句写景:孤灯在淮海(长江下游)的夜色中闪烁,一只大雁飞过关河(指长江),点明了秋天的萧瑟氛围。这里用"孤灯"和"孤雁"暗示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三四句转入抒情:白霜催人老(两鬓变白),江潮奔涌使得水中倒映的星辰仿佛在流动。这里用自然景象暗喻时光飞逝、世事变迁的无常。
五六句写镇江的险要地势:铁瓮城(镇江古城)有雄兵把守,金山寺(江中名胜)连鬼神都为之发愁。这两句突显镇江作为军事要塞的雄伟险峻。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不要过分倚仗天险(长江天堑),历史上西晋王浚的战船就是从长江中游顺流而下攻破东吴的。这里用历史典故警示世人:再险要的地势也挡不住历史的洪流,暗含对当时明朝内忧外患的忧虑。
全诗由夜景起兴,将个人漂泊、时光流逝与历史兴亡融为一体,最后落在"天险不可恃"的深刻哲理上。语言凝练,画面感强,历史典故的运用自然贴切,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怀、咏史言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