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本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简单自然的意象传递深刻哲理。
前两句直指人生真相:人从出生就注定走向死亡,但很少有人能看透这个本质。这里没有悲观,而是冷静指出生命规律。
中间四句用自然景物展现理想生活状态:阳光公平地照耀万物,青山可以随意躺卧,松风与泉水自顾自地流动。这些意象都在表达一种不受束缚、自在随性的状态,暗示人应该像自然万物一样活得简单真实。
最后两句勾勒出一幅超脱的图景:山路蜿蜒至群峰之上,云雾萦绕竹林小径。这个画面既实写登山所见,又象征精神达到的高度——当人看透生命本质后,就能抵达这样清幽自在的境界。
全诗用最朴实的自然元素(阳光、山、风、泉水、云)构建出一个通透的精神世界,告诉人们:不必纠结生死问题,像自然万物那样本真地活着,就能获得心灵的自由。语言看似平淡,但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选择,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释择崇
释择崇,号常庵,宁国府(今安徽宣州)人。住饶州荐福寺。为南岳下十五世,黄龙德逢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六首。